1974年1月20日凌晨三点,许世友的秘书悄悄走进他的房间。尽管许世友刚躺下没多久,秘书还是小声把他叫醒,告诉他军委的领导有电话找他。
许世友还在半梦半醒之间,听到秘书的声音,便含糊地问是谁打来的。秘书告诉他,叶剑英元帅通过军委的专线找他,让他立即接听电话。
许世友迅速起身,随手抓起一件衣服,急匆匆地跑下楼,直奔军区作战室。
他迅速起身下楼接电话,动作已经相当快了。然而,叶帅在电话里还是嫌他接得太慢,直接责备道:“怎么回事?这么久才接电话,现在都什么时候了?”
许世友接到叶剑英的电话,心里虽然有些憋屈,但面对上级也不敢多言,只好在电话里解释道:"领导,我这边已经是用最快的速度赶过来了,一点时间都没耽搁。"
叶帅没有再多说别的,直接问他,军委那边关于明天拿下三岛的电报指示收到了吗,对此有什么看法。
许世友迅速回应道:“领导,您不必担心,对付这些入侵者对我来说轻而易举。我会迅速将他们驱逐出境,确保西沙群岛的安全。请转告毛主席,让他安心,这里的一切都在掌控之中。”
叶帅听完后,在通话中再次强调了战斗的基本原则和需要留意的细节,随后表示时间不早了,便结束了对话。
叶帅为何深夜来电?又为何指出许世友接电话迟了?这背后究竟有什么缘由?让我们一探究竟。
此次战役的胜利,让中央军委意识到南越军队的战斗力极为薄弱。基于这一判断,军委果断制定了后续作战计划,决定乘势扩大战果,迅速收复被南越非法占据的珊瑚岛、甘泉岛和金银岛等南海岛屿。这一决策体现了军委对战场形势的准确把握和果断的军事行动能力。
许世友负责指挥西沙海战,必须贯彻军委的战略部署。接到军委的命令后,他迅速展开行动,调整部队布局和兵力分配,并重新修订作战计划。直到凌晨三点,他才得以休息。
叶帅提到许世友接电话有些迟,其实这很正常。按照常理,像许世友这样级别的指挥官,身边肯定有电话设备,听到铃声就该马上接听。
许世友接到电话时,先得从床上起来,然后穿上衣服赶到作战值班室,这一系列动作自然需要时间。所以,叶剑英对他的批评也是合情合理的,这也引出了另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。
在革命战争时期,许世友由于长期征战,睡眠质量不佳,因此他的卧室和办公室都不安装电话。即便在新中国成立后,他担任司令员期间,这一习惯也未曾改变。每当有紧急事务,秘书会先接听电话,随后再通知他。
许世友的工作方式有了显著调整。无论是在南京军区还是广州军区,他通常选择在家中处理公务。
在制定新的战斗计划时,他连续几天熬夜与参谋团队一起工作。他告诉军区的工作人员,尽管自己年纪大了,但仍然坚持工作,并强调每个人都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,不能错过任何战斗机会。
20日,三岛收复行动的所有部署终于敲定,许世友如释重负,信心满满地认为胜券在握。他径直走向二楼的休息室,打算趁机好好补个觉。然而,刚进入梦乡不久,叶帅的召唤声便将他惊醒,这便引出了故事的开端。
许世友兑现了对叶剑英的诺言,战斗在20日打响后,我军各部队迅速行动,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夺回了三个岛屿,取得了全面胜利。
西沙海战的成功,有力地遏制了南越政府试图侵占我国海域和岛屿的野心,向国际社会明确传达了中国领土不容侵犯的坚定立场。这场战役也成为许世友军事指挥才能的初步展现。随后,他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再次担任重要指挥角色,为其军旅生涯增添了辉煌的一页。
